首页

82美脚坛论

时间:2025-05-30 01:12:41 作者:第三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部实现督察进驻 浏览量:32588

  中新社太原3月7日电 (记者 胡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7日发布考古新发现,当地考古人员在山西汾阳杏花村附近发现一处明清时期的酿酒作坊遗址,让“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句,又添一处历史遗产。

  汾阳新芦家街酿酒作坊遗址位于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杏花村镇东堡村西北,南距汾酒老作坊博物馆240米。2023年6月至11月,为配合新芦家街建设项目,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吕梁市文物调查考古勘探队、汾阳市文物局,对用地范围内勘探发现的墓葬、灰坑等遗迹进行抢救性发掘。

汾阳新芦家街酿酒作坊遗址全景图。(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提供)

  考古人员在发掘区的东部清理出3座炉灶、7口水井、2处发酵池。炉灶呈一线排列,由操作坑、火膛、炉箅等部分组成。水井距离炉灶不远,平面为圆形,直径0.8米至1.1米、深度4.8米至7米。发酵池位于炉灶东南侧,平面近长方形,长3.1米、宽1.8米至2.5米、深0.64米。水井及炉灶操作坑底部堆积中出土明清时期青花、白釉黑花瓷碗、杯、盏残片,为确定遗迹的年代提供依据。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研究员吴朦对发酵池的灰坑底部采集的土样进行有机残留物检测,两个灰坑都发现含量较高的酵母菌蛋白和酒石酸残留物,证明与酿酒发酵有关。

  明代成书的《天工开物》《本草纲目》及更早的关于酿酒的文献记载了烧酒(白酒)酿造工艺流程。炉灶,是酿酒过程中原料蒸煮糊化和烤酒蒸馏的重要设施。水井,提供淘洗原料等环节所需用水。发酵池,是摊晾下曲后的糟醅进行发酵的场所。

  据本次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赵辉介绍,本次发现的明代酿酒遗迹是杏花村酿酒历史的实证,为复原研究汾酒的酿造工艺提供了实物资料。新芦家街酿酒作坊遗址,是北方地区目前发现年代较早的烧酒作坊遗迹,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和工业遗产。(完)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3·15晚会曝光假防火玻璃黑产链 天津静海区:问题企业已被查封

蓝皮书: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化妆品市场平均增长率达12%

“马面裙‘走红’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形制本身及其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临沂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徐晓慧认为,马面裙是中国传统造物智慧的结晶,款式设计严谨而有法度,尤其是典型的马面裙门,居于人体之中,两侧褶裥对称分布,与色彩、装饰、纹样等共同呈现出“中正典雅”的美学特征,达到了装饰、功能与文化的完美统一。

第三届蒙牛“迈胜杯”媒体足球冠军赛正式开幕

本报讯(记者 吕巍)中共全国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11月18日举行2024年第四次集体学习,主题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深化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五个必须’的规律性认识,把准专门协商机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履职方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党组书记王沪宁主持并讲话。

动物界有自己的“超模” 贵州贵阳一爱“凹造型”的猴子走红

为此,剧组与邵飘萍先生嫡孙、原创话剧《京报》顾问邵澄面对面座谈交流,并多次赴京报馆旧址(邵飘萍故居)参观、查阅相关历史资料等,让演员们通过大量的背景资料积累去体验剧中时代,挖掘时代背景下人物的精神面貌。希望通过此次排练和演出,演员们能在舞台上塑造出生动鲜活的人物,演绎出动人的舞台作品。

中国成功发射云海一号04星

屈家岭遗址的治水范式,不仅为史前单体聚落的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提供了细节支撑,而且也是研究早期人地关系、社会组织等问题的重要考古依据。屈家岭遗址社会及文化发展具有鲜明的连续性,多角度、多层面揭示出史前文化的发展高度和社会复杂化程度,是研究长江中游文明化进程的珍贵物证,为探索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典型个案。(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